本报讯 记者刘茜、通讯员高金花报道:10月30日,记者从人民银行昌吉州分行获悉,由该行牵头制定的转型金融标准——“一目录两办法”,日前被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纳入《全国典型转型金融案例汇编》,并在专业平台《绿色金融》微信公众号上面向全国进行推广。这一标准不仅是新疆首个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地方金融标准,也为国内同类地区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提供了“昌吉样本”。
《全国典型转型金融案例汇编》明确,昌吉州地方性转型金融标准《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项目目录(2023年)》《金融支持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项目认定办法》和《金融支持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企业认定办法》,适用于面向拥有高碳行业并作为优势发展产业的地区进行推广。
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既有区别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均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通过支持绿色项目的发展,推动经济向绿色转型;转型金融则通过支持高碳行业转型,促进经济低碳发展。
作为资源型产业密集区域,昌吉州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发展需求尤为迫切。2023年,人民银行昌吉州分行联合多部门,聚焦产业布局在新疆率先制定出台“一目录两办法”。该标准明确了转型金融的支持范围与认定流程,清晰界定了服务边界,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为金融机构精准支持企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操作指引。
多家银行在昌吉州落地创新业务,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办理了全国首笔跨履约期碳排放权质押融资3.6亿元,并发放全疆首笔煤矿智能化验收评分挂钩贷款7.68亿元及低碳转型挂钩贷款3.95亿元;建设银行昌吉州分行则落地新疆系统内首笔2亿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有效盘活企业碳资产,激发减排动力。
据统计,自2023年4月至今年6月末,昌吉州金融机构累计投放符合转型目录支持方向的贷款107.9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56%,有效降低了企业转型成本。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