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荷苒·马汗 通讯员 马卓勋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根基,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更事关人民群众幸福安康。2024年6月13日,昌吉州党委社会工作部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昌吉州新时代社会工作迈入系统化、专业化发展新阶段。一年来,该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政治立部、制度建部、学习强部、从严治部、作风兴部,以学习开智、以调研开路、以实干开局,在新兴领域党建、基层治理创新、为民服务提质等方面破局攻坚,为昌吉州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激活红色动能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扩面”
新兴领域既关联经济发展活力,又牵动社会治理效能。昌吉州党委社会工作部自成立起,便将新兴领域党建作为重要抓手,让红色基因融入新兴领域发展血脉。
针对新兴领域流动党员“管理难、联系散”的问题,该部门牵头建立工信、民政、网信、市监等部门与属地的“双向信息反馈机制”,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台账管理”,确保党员“不失联、不缺位”。在此基础上,集中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全力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全州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率显著提高,党建引领新兴领域发展的实践成效明显。
党组织建起来,更要强起来。该部门同步建强党建指导员队伍,扎实开展党务工作者及非党出资人(负责人)培训,党组织基层基础不断巩固;深入推进“五个好”党支部创建,精心选育20个“五个好”党支部示范点,积极打造“红色引擎”标杆。针对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全面落实党建引领“一起益企”接诉即办机制,截至2025年8月27日,累计协调解决企业诉求3281件,办结率达100%,用党建“温度”助燃企业发展“热度”。
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同样受到高度重视。7月16日中午,美团外卖骑手吴春林来到昌吉市宁边路街道宁合社区的宁边暖“新”党群服务驿站,使用驿站提供的免押金充电宝为手机充电,解决了“燃眉之急”。吴春林说:“驿站不仅提供雨衣、雨伞,还备有维修工具,骑手渴了还能喝水喝茶,特别暖心。”
据悉,昌吉州党委社会工作部已完善30个“红色驿站”和7个“司机之家”的建设,指导州、县(市)各部门开展关心关爱活动百余场,惠及新就业群体6000余人;新组建9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吸纳136名快递员、外卖员担任“流动网格员”,让“新兴力量”真正转化为“治理增量”。
夯实基层根基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破题增效”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一年来,昌吉州党委社会工作部以“大抓基层”为导向,通过党建引领、协同联动、队伍赋能,持续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玛纳斯县首家社工人才工作室——益家教育工作室成立于2024年9月,至今年2月,通过社工讲堂、培训沙龙、师带徒等方式,已培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5名,开展国学讲堂、亲子早教、家庭医疗等各类服务活动40余场次,惠及居民超万人,实现对“一老一小”的精准服务。这也是昌吉州“五社联动”机制落地见效的亮眼成果。
“五社联动”机制的全面推开,成为昌吉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关键举措。昌吉州党委社会工作部统筹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推动多方力量优势互补、协同增效,目前已培育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3家,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推广提炼可复制的治理经验,今年3月21日,昌吉州举办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典型案例成果展示暨擂台比武活动,覆盖城市社区管理、乡村建设发展、新兴领域服务保障等领域等方面的10个优秀典型案例脱颖而出,为基层工作者提供了“看得见、学得来”的样本。
针对乡镇(街道)“权责不清、负担过重”等问题,该部门配合推进乡镇(街道)履职事项“三张清单”试点建设,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赴玛纳斯县玛纳斯镇、乐土驿镇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梳理治理堵点;用好基层减负“六项清单”,深入开展村(社区)“滥挂牌”整治行动,切实为基层“松绑减压”,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社区工作者是基层治理的“主力军”。为激发队伍活力,该部门制定下发8条社区工作者考取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激励措施,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社区工作者人均月增薪资1100余元,职业保障显著增强。截至2025年8月,全州社区工作者持证比例达29.66%,一支“留得住、能干事、干得好”的基层队伍正在形成,基层干事创业氛围愈发浓厚。
践行为民宗旨 服务群众增进福祉“提档升温”
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一年来,昌吉州党委社会工作部始终把“为民”二字贯穿工作始终,从畅通诉求渠道到培育专业人才,从壮大志愿服务到优化服务供给,用实打实的举措暖民心、聚民心。
为积极解民忧、纾民困,该部门建立与信访部门的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统筹推进人民信访和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构建“社情民意直通车”。“现在通过社区社工站就能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很快就能得到反馈,特别方便。”奇台县居民王女士的感慨,正是昌吉州社情民意渠道畅通的真实写照。
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支撑。该部门创新探索“地校合作”机制,深化与厦门大学、石河子大学的交流合作,先后举办2期全州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为社工队伍“充电赋能”。在2025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中,全州3677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报名参考,通过率达20.32%,较2024年增长117.33%,专业人才队伍规模和素质实现“双提升”。
志愿服务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门成立以来,持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8月27日,全州注册志愿者超24万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348支,累计开展政策宣讲、助老扶幼、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6000余场次,服务群众40余万人,“文明昌吉 志愿之城”品牌名片越擦越亮。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启程。站在成立一周年的新起点,昌吉州党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创新破解难题,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昌吉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社会工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