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打出基层减负“组合拳”
本报讯 通讯员阿依曼、王正佳、冯敏报道:近年来,奇台县以基层减负为抓手,通过精简文山会海、优化考核机制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基层干部“松绑减压”,推动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第一线,切实把减负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作为奇台县基层减负的重要实践地,坎尔孜乡通过精简流程、赋能服务等举措,用看得见的改变书写“干部轻松、群众满意”的双向答卷。走进坎尔孜乡西坎尔孜村村委会,曾经“堆积如山”的年度考核材料已大幅“瘦身”,仅保留核心必要台账;门口挂牌由7块减至4块;室内功能室从11个整合为6个,腾退空间全部改建为文化活动室。今年以来,西坎尔孜村干部走访群众频次同比增长45%,民生诉求响应时间压缩至24小时以内。西坎尔孜村干部许有亮说:“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开会频次和时间减少了,文件也发得少了,大家将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解民意、为民服务上,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
此前,西坎尔孜村村民缺少运动场地,休闲锻炼只能“就地取材”。村干部在入户走访中精准捕捉到这一民生诉求后,迅速对接资源、协调推进,去年10月底,一座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小广场正式投用。西坎尔孜村村民帕日扎提·开日木说:“干部把我们的想法记在心里、落在实处,给大家办了不少实事好事。文化小广场建好后,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健身福利。”
西坎尔孜村村干部“轻装上阵”的背后,是奇台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奇台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区、州党委部署,以“数据说话、精准施策”为原则,打出一套基层减负“组合拳”:一方面,精简文件会议,推行全口径核准报备和清单式管理,今年1—7月,核准精简文件54份、会议25场,清理简报5份,文件、会议总量压减10%以上;另一方面,为督查考核“瘦身”,全年督察检查事项压减至9项,乡镇接受县级检查平均不超过3次,告别“拍照留痕”“台账论英雄”的现象。同时,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清理违规群组5个,规范政务App使用,让干部从无谓的线上任务中解脱出来;企业减负同步提速,11个行业86家企业参与“扫码入企”,设立13个监测点,及时处理行政执法线索,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基层减负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群众的起点。”西坎尔孜村党总支副书记霍娟梅表示,西坎尔孜村将持续深化减负工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减负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实效,为奇台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基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