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业态”成长为“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8.27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昌吉州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刘茜  通讯员 林海明

  2025年上半年,奇台面粉全网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京东渠道面粉销售额增速高达98%,成为农产品电商现象级爆款。近年来,昌吉州以“兴主体、育人才、树品牌、聚业态、强产业”为主线,加速传统企业触网转型,推动电子商务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成功书写了一份数字经济时代的昌吉答卷。

  主体培育:

  从单点突破到梯队共进

  走进昌吉州,电商经济的活力扑面而来:全州各类网商超1.45万家,带动就业5.63万人,其中直接就业2.61万人。2023年,昌吉州网络交易额达149.2亿元,同比增长21.06%;网络零售额为68.32亿元,占全疆10.66%,位列全疆第二。其中,昌吉州农村网络零售额稳居全疆首位,昌吉市、阜康市、奇台县跻身全疆农村电商“第一梯队”。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昌吉州对市场主体的精准培育。2024年,全州网络交易额突破160亿元,网络零售额为77.54亿元,同比增长超15%;2025年上半年,全州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2%,高于全区4.1个百分点,增速持续领跑全疆。

  政策春风吹暖一池春水。昌吉州出台《加快昌吉州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建立昌吉州优势企业电商产品名录库,筛选确定127家重点数字商务企业。实施“电商标杆培育计划”后,限额以上企业电商应用比例超90%,马三三疆纯乳业、遇上疆来粮油等企业通过电商赋能实现升限纳统,形成“示范引领、梯队跟进”的格局。

  标杆企业崛起再添动能。新疆汇通互联、昌吉汇嘉时代等3家企业获评自治区数字商务示范企业,新疆金奇丝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为自治区电商供应链示范企业,新疆农业博览园电商直播基地跻身2024年自治区级直播电商示范基地……一批电商企业茁壮成长,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田间+直播间”创新模式让“土特产”变成畅销品。“牛牛在新疆”账号累计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带动村民“村播”收入翻倍;腰站子村打造“沉浸式溯源直播”,让消费者“云逛”麦田、“直击”车间,推动富硒面粉线上销量增速达395%。2025年上半年,奇台县电商交易额达2亿元,天山面粉专用粉线上销量增速136%,“丝麦耘”全麦粉线上销售增速120%,电商正助力更多昌吉优质产品走向全国。

  人才孵化:

  从校企协同到标杆引领

  “从直播零基础到月销10万元,多亏了电商培训。”奇台县西北湾镇村民王志江激动地说。王志江的成长,是昌吉州电商人才培育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昌吉州积极构建“校企协同、实战孵化、行业联动”的人才培育体系,让电商人才从稀缺变富集。

  校企协同搭建人才培育“快车道”。昌吉州联合新疆大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昌吉学院等高校,开发《农产品直播运营》《跨境电商实务》等6门定制课程,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人社、网信、农业农村等多部门联动,年均培训电商从业人员超2000人次,“电商专家昌吉行”“杭州实训班”等项目累计培训学员500余人次,培育活跃主播100余名。

  政策激励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昌吉州将数字人才纳入“庭州英才”序列,获评“庭州数字英才”每人获5万元奖补;将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等纳入补贴性培训目录,鼓励相关工种列入职业技能大赛。目前,昌吉州电商人才名录库已收录116名骨干人才,“新疆棉花哥”“奇台崔社长”等草根主播成为区域标杆。

  行业联动激活人才“生长力”。昌吉州电子商务协会搭建“培训—就业—创业”平台,选聘9名专业人士组建电商专家库,培育活跃主播200多名。2025年以来,全州举办“网络年货节”“公益助农专场”等活动50多场次,开展直播3000余场次,50多家重点企业培育锻炼电商骨干200多人,促成100多家企业合作。

  人才实力正转化为竞争优势。2023年,奇台县成红玉、呼图壁县董雪的案例入选全国农村直播电商案例成果;2024年,7名昌吉电商人才参加第六届中国电商讲师大赛全国总决赛,斩获三等奖1项、优胜奖2项、潜力奖4项;2025年,崔枝卉、邱艳、盛艺凡3人荣获“全国农村电商带头人”称号,昌吉电商人才方阵持续壮大。

  品牌塑造:

  从“土特产”到电商爆款

  “奇台面粉线上卖得火,一袋5公斤装的有机面粉能卖到68元。”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村民赵小花对自家面粉的“身价”倍感自豪。近年来,腰站子面粉先后获得美、日等四国有机认证,40余款产品中有8类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依托奇台面粉品牌影响力,奇台县各面粉企业产品销售已覆盖全国20个省区市,销量稳居全网新疆面粉首位。从“养在深闺”到“家喻户晓”,昌吉州通过电子商务为品牌插上翅膀,让“昌吉好物”走向全国。

  昌吉州深耕特色产业,筑牢品牌根基,以抖音、淘宝、京东等平台为依托,推动天山北麓葡萄酒、昌吉番茄、呼图壁棉花、奇台面粉等特色产业地标品牌升级,打造“昌吉好物”区域公共品牌。目前,已有36家企业申报“新疆优品”,其中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2家、内外贸一体化企业9家,品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拓宽线上线下传播渠道。借力网络年货节、“618电商节”等活动,昌吉州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场景。招引“品味新疆”贺娇龙直播团队入驻新疆农业博览园电商直播基地,奇台县开设“电商办梁主任助农直播间”“奇台礼物”区域公共品牌旗舰店,让优质产品看得见、买得到。2024年年货节期间,3000余场次直播带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4亿元,新疆笑厨、西域春等企业品牌曝光量提升300%。

  平台联动放大品牌声量。昌吉州与抖音共建“西北直播基地选品中心总部”,推动500余款产品入选与辉同行、东方甄选等头部直播间;联合京东开展面粉产业赋能活动,降低企业开店、流量成本,多维度提升品牌影响力。

  品牌效应带来井喷式增长。2024年,全州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20亿元,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40%以上;2025年上半年,京东渠道昌吉面粉销售额增速98%,奇台面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昌吉面粉产业带跻身西北最具竞争力的粮食经济产业带。

  业态聚合:

  从“直播集群”到跨境破局

  在新疆农业博览园电商直播基地,主播们正热情推介新疆坚果;不远处的云仓里,打包好的订单正通过物流发往全国……这里是昌吉州电商业态聚合发展的缩影,直播集群与跨境电商的突破,正打开产业增长新空间。

  直播电商形成集群效应。昌吉州打造12个电商产业集聚区,其中新疆农业博览园电商直播基地构建“直播选品+供应链服务”生态;呼图壁电子商务科技产业园吸引棉纺织品企业入驻,开展宁德援呼电商交流,实现本地运营向全国链接的跨越。

  跨境电商迈出关键一步。玛纳斯湘华国际电商产业园聚焦跨境电商,打造“基地+供应链+主播”生态,推动特色产品走出国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品味新疆”电商供应链仓储基地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创新,为跨境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物流体系按下“加速键”。昌吉市区域仓储集散中心正式投用,实现货物日处理量超2000吨,辐射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周边城市,形成“1小时物流圈”,已有20余家物流企业入驻。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万平方米云仓让物流成本降低30%;“邮快合作”“快快合作”模式实现县域快递物流服务网络全覆盖,高效物流为电商发展保驾护航。

  产业升级:

  从“产品上行”到打通全链条

  “以前卖原棉,现在卖棉胎,线上销量占到一半。”呼图壁电子商务科技产业园选品中心主播牙生江·买合木提总结道,这充分凸显了电商赋能产业升级带来的变化。由福建省宁德市援建的呼图壁电子商务科技产业园,自2024年12月运营以来,已实现年发货量50万单,带动当地农特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0%。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新疆笑厨食品有限公司借助电商平台搭建起“线上+线下”立体渠道网络,打造线上店铺16家、组建200人的电商团队,两年来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百余次,线上视频播放量突破10亿次。2024年,笑厨公司电商渠道贡献率提升至39%,番茄制品成为同品类第一品牌。

  农特产品实现数字化蝶变。依托奇台面粉天猫旗舰店,带动年网销额超1亿元;“昌吉好物”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出马三三、笑厨、西域春、丝麦耘等5个年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农特产品品牌,推动棉花、乳制品等产业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

  与新疆大学合作推动昌吉番茄、葡萄酒、奶业、面粉和棉花等产业发展,创新“研究报告+实训孵化”模式,形成的“‘直播+’赋能棉花产业升级”“奇台县‘直播+’赋能面粉产业升级”典型案例,被写入《新疆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成为全疆可复制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样本。

  文旅融合开辟新赛道。新旅昌吉文旅公司邀请14名国内电商主播助力新疆大剧院品牌销售,推动文旅资源“触网”;“奇台礼物”等区域品牌将“江布拉克”等文化元素融入产品,提升附加值,实现“文旅+电商”双向赋能。从卖产品到树生态,昌吉州正推动农特、文旅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昌吉州将强化政策扶持,对示范企业、头部主播给予重点支持;完善电商直播基地、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等载体功能,解决中小企业配套短板;培育10个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电商标杆企业,推动网络交易额持续增长,让电商成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的强劲引擎。

  从面粉到棉花,从田间到云端,昌吉州正以电商为笔,在数字浪潮中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从“新业态”成长为“新引擎”
发布日期: 2025-08-27 11:34:0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昌吉州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刘茜  通讯员 林海明

  2025年上半年,奇台面粉全网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京东渠道面粉销售额增速高达98%,成为农产品电商现象级爆款。近年来,昌吉州以“兴主体、育人才、树品牌、聚业态、强产业”为主线,加速传统企业触网转型,推动电子商务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成功书写了一份数字经济时代的昌吉答卷。

  主体培育:

  从单点突破到梯队共进

  走进昌吉州,电商经济的活力扑面而来:全州各类网商超1.45万家,带动就业5.63万人,其中直接就业2.61万人。2023年,昌吉州网络交易额达149.2亿元,同比增长21.06%;网络零售额为68.32亿元,占全疆10.66%,位列全疆第二。其中,昌吉州农村网络零售额稳居全疆首位,昌吉市、阜康市、奇台县跻身全疆农村电商“第一梯队”。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昌吉州对市场主体的精准培育。2024年,全州网络交易额突破160亿元,网络零售额为77.54亿元,同比增长超15%;2025年上半年,全州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2%,高于全区4.1个百分点,增速持续领跑全疆。

  政策春风吹暖一池春水。昌吉州出台《加快昌吉州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建立昌吉州优势企业电商产品名录库,筛选确定127家重点数字商务企业。实施“电商标杆培育计划”后,限额以上企业电商应用比例超90%,马三三疆纯乳业、遇上疆来粮油等企业通过电商赋能实现升限纳统,形成“示范引领、梯队跟进”的格局。

  标杆企业崛起再添动能。新疆汇通互联、昌吉汇嘉时代等3家企业获评自治区数字商务示范企业,新疆金奇丝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为自治区电商供应链示范企业,新疆农业博览园电商直播基地跻身2024年自治区级直播电商示范基地……一批电商企业茁壮成长,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田间+直播间”创新模式让“土特产”变成畅销品。“牛牛在新疆”账号累计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带动村民“村播”收入翻倍;腰站子村打造“沉浸式溯源直播”,让消费者“云逛”麦田、“直击”车间,推动富硒面粉线上销量增速达395%。2025年上半年,奇台县电商交易额达2亿元,天山面粉专用粉线上销量增速136%,“丝麦耘”全麦粉线上销售增速120%,电商正助力更多昌吉优质产品走向全国。

  人才孵化:

  从校企协同到标杆引领

  “从直播零基础到月销10万元,多亏了电商培训。”奇台县西北湾镇村民王志江激动地说。王志江的成长,是昌吉州电商人才培育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昌吉州积极构建“校企协同、实战孵化、行业联动”的人才培育体系,让电商人才从稀缺变富集。

  校企协同搭建人才培育“快车道”。昌吉州联合新疆大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昌吉学院等高校,开发《农产品直播运营》《跨境电商实务》等6门定制课程,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人社、网信、农业农村等多部门联动,年均培训电商从业人员超2000人次,“电商专家昌吉行”“杭州实训班”等项目累计培训学员500余人次,培育活跃主播100余名。

  政策激励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昌吉州将数字人才纳入“庭州英才”序列,获评“庭州数字英才”每人获5万元奖补;将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等纳入补贴性培训目录,鼓励相关工种列入职业技能大赛。目前,昌吉州电商人才名录库已收录116名骨干人才,“新疆棉花哥”“奇台崔社长”等草根主播成为区域标杆。

  行业联动激活人才“生长力”。昌吉州电子商务协会搭建“培训—就业—创业”平台,选聘9名专业人士组建电商专家库,培育活跃主播200多名。2025年以来,全州举办“网络年货节”“公益助农专场”等活动50多场次,开展直播3000余场次,50多家重点企业培育锻炼电商骨干200多人,促成100多家企业合作。

  人才实力正转化为竞争优势。2023年,奇台县成红玉、呼图壁县董雪的案例入选全国农村直播电商案例成果;2024年,7名昌吉电商人才参加第六届中国电商讲师大赛全国总决赛,斩获三等奖1项、优胜奖2项、潜力奖4项;2025年,崔枝卉、邱艳、盛艺凡3人荣获“全国农村电商带头人”称号,昌吉电商人才方阵持续壮大。

  品牌塑造:

  从“土特产”到电商爆款

  “奇台面粉线上卖得火,一袋5公斤装的有机面粉能卖到68元。”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村民赵小花对自家面粉的“身价”倍感自豪。近年来,腰站子面粉先后获得美、日等四国有机认证,40余款产品中有8类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依托奇台面粉品牌影响力,奇台县各面粉企业产品销售已覆盖全国20个省区市,销量稳居全网新疆面粉首位。从“养在深闺”到“家喻户晓”,昌吉州通过电子商务为品牌插上翅膀,让“昌吉好物”走向全国。

  昌吉州深耕特色产业,筑牢品牌根基,以抖音、淘宝、京东等平台为依托,推动天山北麓葡萄酒、昌吉番茄、呼图壁棉花、奇台面粉等特色产业地标品牌升级,打造“昌吉好物”区域公共品牌。目前,已有36家企业申报“新疆优品”,其中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2家、内外贸一体化企业9家,品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拓宽线上线下传播渠道。借力网络年货节、“618电商节”等活动,昌吉州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场景。招引“品味新疆”贺娇龙直播团队入驻新疆农业博览园电商直播基地,奇台县开设“电商办梁主任助农直播间”“奇台礼物”区域公共品牌旗舰店,让优质产品看得见、买得到。2024年年货节期间,3000余场次直播带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4亿元,新疆笑厨、西域春等企业品牌曝光量提升300%。

  平台联动放大品牌声量。昌吉州与抖音共建“西北直播基地选品中心总部”,推动500余款产品入选与辉同行、东方甄选等头部直播间;联合京东开展面粉产业赋能活动,降低企业开店、流量成本,多维度提升品牌影响力。

  品牌效应带来井喷式增长。2024年,全州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20亿元,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40%以上;2025年上半年,京东渠道昌吉面粉销售额增速98%,奇台面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昌吉面粉产业带跻身西北最具竞争力的粮食经济产业带。

  业态聚合:

  从“直播集群”到跨境破局

  在新疆农业博览园电商直播基地,主播们正热情推介新疆坚果;不远处的云仓里,打包好的订单正通过物流发往全国……这里是昌吉州电商业态聚合发展的缩影,直播集群与跨境电商的突破,正打开产业增长新空间。

  直播电商形成集群效应。昌吉州打造12个电商产业集聚区,其中新疆农业博览园电商直播基地构建“直播选品+供应链服务”生态;呼图壁电子商务科技产业园吸引棉纺织品企业入驻,开展宁德援呼电商交流,实现本地运营向全国链接的跨越。

  跨境电商迈出关键一步。玛纳斯湘华国际电商产业园聚焦跨境电商,打造“基地+供应链+主播”生态,推动特色产品走出国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品味新疆”电商供应链仓储基地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创新,为跨境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物流体系按下“加速键”。昌吉市区域仓储集散中心正式投用,实现货物日处理量超2000吨,辐射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周边城市,形成“1小时物流圈”,已有20余家物流企业入驻。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万平方米云仓让物流成本降低30%;“邮快合作”“快快合作”模式实现县域快递物流服务网络全覆盖,高效物流为电商发展保驾护航。

  产业升级:

  从“产品上行”到打通全链条

  “以前卖原棉,现在卖棉胎,线上销量占到一半。”呼图壁电子商务科技产业园选品中心主播牙生江·买合木提总结道,这充分凸显了电商赋能产业升级带来的变化。由福建省宁德市援建的呼图壁电子商务科技产业园,自2024年12月运营以来,已实现年发货量50万单,带动当地农特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0%。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新疆笑厨食品有限公司借助电商平台搭建起“线上+线下”立体渠道网络,打造线上店铺16家、组建200人的电商团队,两年来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百余次,线上视频播放量突破10亿次。2024年,笑厨公司电商渠道贡献率提升至39%,番茄制品成为同品类第一品牌。

  农特产品实现数字化蝶变。依托奇台面粉天猫旗舰店,带动年网销额超1亿元;“昌吉好物”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出马三三、笑厨、西域春、丝麦耘等5个年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农特产品品牌,推动棉花、乳制品等产业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

  与新疆大学合作推动昌吉番茄、葡萄酒、奶业、面粉和棉花等产业发展,创新“研究报告+实训孵化”模式,形成的“‘直播+’赋能棉花产业升级”“奇台县‘直播+’赋能面粉产业升级”典型案例,被写入《新疆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成为全疆可复制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样本。

  文旅融合开辟新赛道。新旅昌吉文旅公司邀请14名国内电商主播助力新疆大剧院品牌销售,推动文旅资源“触网”;“奇台礼物”等区域品牌将“江布拉克”等文化元素融入产品,提升附加值,实现“文旅+电商”双向赋能。从卖产品到树生态,昌吉州正推动农特、文旅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昌吉州将强化政策扶持,对示范企业、头部主播给予重点支持;完善电商直播基地、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等载体功能,解决中小企业配套短板;培育10个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电商标杆企业,推动网络交易额持续增长,让电商成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的强劲引擎。

  从面粉到棉花,从田间到云端,昌吉州正以电商为笔,在数字浪潮中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