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陈秀梅报道)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2025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名单。该名单共推选出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新媒体平台建设、融合生产传播、综合信息服务和创新发展机制建设典型案例各40个。昌吉州融媒体中心申报的《新制+新质 赋能融媒向新而行》成功入选创新发展机制建设典型案例,成为西北五省区唯一入选典型案例的媒体单位,标志着该中心在媒体深度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获得国家级认可。
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评选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19年起启动,旨在为广电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一批具有参考价值和示范作用的标杆样本。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自2022年7月成立以来,以“新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为抓手,运用系统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探索走出了一条地市级融媒体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面对部门分割、资源分散、内容同质低效等行业共性难题,该中心以新体制机制破局:精简内设机构三分之一,深度融合报、台、网、微、端、抖等多平台资源,构建以“丝路昌吉”客户端为核心的全媒体传播矩阵,用户总量突破1000万。
中心激活人才资源,推动74%人员向采编一线聚集,实行全员竞聘和“揭榜挂帅”,强化“能写能拍能剪能播”的全媒体队伍建设,原创内容每年增长20%。绩效改革将50%营收用于激励,设立月度、季度、年度创优奖项。2024年,18件作品获新疆新闻奖,4件作品被推荐参评中国新闻奖,创历史最佳。
技术赋能彰显新质生产力。中心自主研发“昌吉AI智能体”,推出《徐霞客带你游昌吉》等“AI+文旅”系列产品;升级“丝路昌吉”客户端并接入政务服务功能,打造本地“超级入口”;通过工作室机制深耕垂类内容,打造个人IP,展示昌吉的千姿百态,链接千行百业,《何以昌吉》《大地之歌》等70余项作品获国家级奖项。
“开门办媒”扩大声量。中心推出“视听创作者牵手计划”,联动社会创作力量;借助央媒及援疆资源,打造《重走林公路》《福茶天山行》等跨区域IP。短视频《意大利朋友在昌吉用中文深情演唱》播放量破亿,微纪录片《从阿里山到天山》获国台办推荐。
在“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探索中,中心牵头摄制的文旅微短剧《爱如天山不化雪》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荐剧目,主播培训、会展承办等多元经营推动收入年均增长35%。
“媒体发展的高度不在技术炫酷,而在贴近民心;改革的深度不在机构翻新,而在引导有力;作品的价值不在流量高低,而在直抵人心。”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李功业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巩固主流舆论阵地,为全国地市级融媒体中心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昌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