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刘茜 通讯员 高金花报道)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分行(以下简称人行昌吉州分行)披露,今年以来,该行牵头建立政金企协同机制,创新构建“政策引导+标准引领+产品创新+平台支撑”模式,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及碳金融领域探索突破,带动绿色融资规模显著增长。截至一季度末,昌吉州绿色贷款余额达650.64亿元,较年初新增61亿元,总量稳居全疆首位。
政策引领层面,今年3月,人行昌吉州分行联合发改、工信、环保、财政、金监等部门,在全疆率先出台《金融支持昌吉州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施方案》。方案聚焦工业、农业、能源、交通、建筑、环保六大核心领域,部署15项重点任务并配套4项保障措施,构建起“1+3+6+N”绿色金融体系,以五年行动方案为抓手,赋能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标准与试点创新成果丰硕。昌吉州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其申报的《新疆昌吉州转型金融服务标准化试点》于2024年1月获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有力推动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经多年探索,昌吉州累计打造106项绿色金融及转型金融特色典型案例,其中14项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在全国推广。其典型案例《新疆昌吉州转型金融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实践应用》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金融展绿色金融板块,入选五大金融成果展。金融创新持续突破:推动兴业银行落地全疆首笔3亿元煤电行业转型贷款,实现该领域“零的突破”;指导金融机构应用本地转型金融标准“一目录两办法”,截至3月末,全州转型金融贷款余额达65.06亿元。
平台支撑筑牢数据基石。“新能源云昌吉州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不断升级,联合国网能源开展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政金企碳账户专题培训,依托州发改委提供的2024年度企业用能数据更新平台信息,为转型金融创新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政金企联动下,建行成功办理全疆首单2亿元“碳资产+煤电行业转型金融”组合贷款,实现碳金融试点“零的突破”。
为确保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落地见效,昌吉州明确推进时间表、任务图,已组织10期调研座谈推进会推动工作走深走实。截至2025年3月末,绿色项目库入库项目848个,累计融资达1030亿元,为绿色企业及项目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货币政策工具与产品创新双向发力。昌吉州累计发放5.69亿元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贷款,截至6月末,碳减排支持项目贷款余额324.5亿元;工行创新推出全疆首笔“植物新品种权”知识产权质押的“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中长期种子科技研发贷款,拓宽绿色融资渠道。重点领域支持持续加码,一季度清洁能源建设与运用绿色贷款新增45.9亿元,服务质效显著提升,为昌吉州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