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米桃乐 通讯员 谢妤杉报道)7月11日,随着昌吉博物馆小小讲解员暑期培训班结业,昌吉博物馆培养了一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小小使者。
本次培训班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功能,通过丰富多元的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在探秘历史、实践讲解中深化对家乡与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尘封的历史变得可感可触,让深厚的文化焕发新生机。
7月11日,为期三天的昌吉博物馆小小讲解员暑期培训班结业。通讯员谢妤杉 摄
昌吉州、昌吉市多所学校的青少年报名参加了培训班,从开班仪式的馆校合作成果展示、学员自我介绍,到专业讲解员带领的展厅探秘,他们都进行了系统学习。
在考古研学厅,青少年深入北庭故城、石城子遗址与丝绸之路的专题探索,穿梭时空,感受新疆与中原文明的交融,理解历史上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紧密联系。
在“博物馆奇妙剧场”穿越环节,青少年“穿越”至大唐,分组演绎剧目《如果没有李白》。通过角色扮演与排练,他们深刻领略了唐诗魅力,理解李白作为文化符号的深远影响,感悟共同构筑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瑰宝。
在历史文物展厅,青少年学以致用,分组展开讲解大比拼。最终,5名表现优异的小小讲解员脱颖而出,获得荣誉证书和精美文创奖品,并将有机会参与昌吉博物馆官方平台的视频录制,向更广泛的受众群体讲述新疆故事、昌吉故事。
昌吉州文博院展陈宣教交流推广部主任马佳说:“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述文物故事,用灵动的身影演绎文化传承。他们在这里收获的,是深厚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期待更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在文化滋养中成长为有根、有魂、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