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何鑫报道)昌吉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95家,总数达313家,总量跃居全疆第二,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目标。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昌吉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驶入快车道,高新技术企业正成为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昌吉州将高企培育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构建起“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全周期培育机制,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三级梯度培育链条。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培育策略,对入库企业实行创新资源配置优先、重大平台布局优先、基础设施保障优先、企业融资上市优先的保障机制。目前培育库已集聚重点企业500余家,通过研发投入补贴、知识产权托管、政策申报辅导等组合拳,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精准集聚。全州高企年均研发经费投入达17亿元,户均研发强度超5%,形成3750项知识产权的创新储备,在现代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120余项。
昌吉州推行“管家式”培育模式,建立州、县市联动帮扶机制,组建由科技、税务、金融等部门组成的服务专班,深入企业一线开展“一对一”全流程辅导。开通高企申报“直通车”,创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孵化生态,形成“孵化+政策+金融+服务”的多元支撑体系。依托创新创业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市场拓展的全要素服务,成功培育出11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2家科技领军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企群体实现营业收入787.4亿元,净利润71.26亿元,带动节本增效6.6亿元,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载体。
昌吉州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山东大学新疆研究院、准东厦大研究院、新疆能源化工实验室、准东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等高能级平台与高企深度融合。高企群体的爆发式增长,推动昌吉州创新能级实现质的飞跃,目前已形成以313家高企为骨干的创新企业集群,引育80个创新团队、123名科技领军人才和891名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外国专家120人次,构建起“人才—项目—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