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安涛 李逸凡 何佳齐报道)连日来,由奇台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福州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海丝遗珍——‘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展”在奇台县博物馆展出。这场跨越数千公里的文化对话,是榕奇两地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海丝文化盛宴。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在奇台县博物馆展出。通讯员安涛 摄
“碗礁一号”沉船遗址位于福州平潭海域,2005年共考古发掘出水清康熙景德镇瓷器1.7万余件。此次展览历时数月精心筹备,从众多出水文物中遴选出100余件馆藏文物精品,荟萃了福州市博物馆的深厚历史积淀,也是“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在新疆地区的又一次集中展示。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在奇台县博物馆展出。通讯员安涛 摄
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碗礁侧畔现沉船”,从沉船出世、考古纪实、发现船体、出水瓷器和现场保护五个方面,展示沉船发现及水下考古过程;第二单元“海底瓷库惊天下”,分青花瓷、五彩瓷、单色釉瓷等不同类型,展示沉船出水的瓷器精品;第三单元“海丝航路千帆竞”,分海丝航路和瓷销天下两方面,展示沉船所处的航线,以及出水瓷器中所蕴含的异域元素,生动呈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本次展览不仅是文物的展示,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希望通过这些精美的瓷器,让更多的新疆观众领略到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感受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和转运港的独特魅力。”福州市博物馆陈列部主任谢在华说。
游客在奇台县博物馆了解“碗礁一号”沉船历史,观看“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通讯员安涛 摄
奇台县博物馆副馆长何佳齐介绍:“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中旬,其间博物馆将围绕展览内容为观众深入解读‘碗礁一号’沉船背后的历史文化,让观众看懂瓷器上的纹饰故事,理解海丝与陆丝交汇的历史必然,让这场展览成为连接两地人民情感的纽带,在文物中读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