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常谊谊 巨海成摄影报道)7月22日,丝路同源·山海交响——“武夷天山行·非遗进木垒”交往交流交融活动非遗集市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木垒河广场正式开市。
非遗集市以“非遗+”模式为核心,重点展示福建省南平市与木垒县两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在非遗集市上,来自两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台献艺。在集市展区,木垒县姑娘古丽娜尔正专注地学习福建省国家级非遗浦城剪纸,她说:“这些花纹像我们草原的云纹,但技法更精细,我要把这项技艺学会。”另一边,福建游客张先生对自治区级非遗哈萨克族骨雕技艺作品爱不释手,由衷称赞:“没想到粗硬的骨头上能雕刻出如此细腻的图案,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在浦城提线木偶戏展演区,这项福建省级非遗项目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中的木偶活灵活现,举手投足间尽显传统戏曲韵味。木垒县居民李邵雪体验后瞬间就喜欢上了,她说:“简直像真人表演一样!以前对这类传统艺术了解不多,今天真是大开眼界。没想到我们年轻人也会被这些老玩意儿深深吸引,这说明,非遗只有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才更具活力。”
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7月24日,后续还将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结对帮扶和非遗进乡村、进企业等系列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促进闽疆两地文化交流互鉴。
7月22日,在丝路同源 山海交响—“武夷天山行·非遗进木垒”非遗集市上,自治区级非遗哈萨克族骨雕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正给群众普及骨雕技艺文化。记者常谊谊 摄
7月22日,在丝路同源 山海交响—“武夷天山行·非遗进木垒”非遗集市上,一名木垒县儿童正在体验国家级非遗项目建阳宋代点茶技艺。记者常谊谊 摄
活动现场,小朋友正在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线木偶戏。记者巨海成 摄
7月22日,丝路同源 山海交响—“武夷天山行·非遗进木垒”非遗集市在木垒县木垒河广场举行。 记者常谊谊 摄
活动现场,群众正在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茶艺。记者巨海成 摄
活动现场,群众正在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茶艺。记者巨海成 摄
7月22日,在丝路同源 山海交响—“武夷天山行·非遗进木垒”非遗集市上展出的国家级非遗浦城剪纸。 记者常谊谊 摄
活动现场,群众正在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记者巨海成 摄
活动现场,群众正在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记者巨海成 摄
7月22日,在丝路同源 山海交响—“武夷天山行·非遗进木垒”非遗集市上展出的自治区级非遗传统技艺项目哈萨克族骨雕。 记者常谊谊 摄
7月22日,丝路同源 山海交响—“武夷天山行·非遗进木垒”非遗集市现场。记者常谊谊 摄
活动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在表演非遗提线木偶戏。记者巨海成 摄
活动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在表演国家级非遗建阳宋代点茶。记者巨海成 摄
活动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在表演国家级非遗建阳宋代点茶。记者巨海成 摄
活动现场,木垒县州级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正在和南平市浦城县国家级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交流剪纸技艺。记者巨海成 摄
7活动现场,群众体验非遗建阳建本雕版印刷。记者 巨海成 摄
活动现场,群众在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木雕。记者巨海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