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实习生 王源、通讯员 王春艳)记者从10月22日召开的2020年昌吉市农田秸秆综合利用、废旧地膜回收现场观摩会上了解到,昌吉市于近日启动全市59万亩农田废旧地膜秋季回收工作,预计可回收废旧地膜2000吨左右,当季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将达80%以上。
据了解,昌吉市推广运用地膜已有30多年的历史,覆膜作物主要有棉花、玉米、加工番茄、西甜瓜等,覆膜面积占总播面积的70%以上,但地膜污染治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今年,昌吉市实施了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对10万亩棉花秸秆实行离田回收,加工成生物质燃料颗粒,进而实现秸秆燃料化利用。
昌吉市秸秆燃料化利用、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企业负责人陈全介绍说:“用秸秆粉碎打捆一体机每亩地可打出七八包秸秆,最多可以打出10包,1包秸秆的市场价是3元钱,这台机器每天可以为150亩地打捆。将这些秸秆打包好后,经破碎、粉碎、挤压形成颗粒状物体,可作清洁能源,还可用于农业大棚供热等,燃烧后几乎不会产生污染,十分环保。”
昌吉市滨湖镇棉花种植户张世礼告诉记者:“我家种了100亩棉花,使用秸秆粉碎打捆一体机后,1亩地可增收100元,100亩地增收1万元,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而且提高了土地肥力。我打算明年多种50亩棉花,让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