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统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统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统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晴雨表”和“度量衡”的作用,以数据为桥梁、以服务为纽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统计工作全过程。
昌吉州统计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深化政治机关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统计业务深度融合,确保党的民族政策落地生根、全面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抓实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不断健全完善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提请昌吉州党委、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统计工作构建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体系实施方案》《昌吉州激励统计调查对象提高数据质量九条措施(试行)》,构建全方位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体系,激励基层和企业统计人员依法如实填报,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可靠。以创建“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为抓手,实施“党建+民族团结”建设工程,开展“党旗映天山·统计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员“双报到”服务群众常态化。将“诚信诚实、依法统计”的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结合统计系统“赴基层、进企业、转作风”帮扶指导,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开展统计文化下基层活动,通过法规宣讲、政策解读、数据答疑等方式,向各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昌吉州统计局坚持以“有形有感有效”为标准,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统计中心工作,特别是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组定期研究部署,明确工作举措,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围绕稳预期、强信心做好数据发布解读和信息服务,真实反映在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组织各族干部职工与群众“共跳一支民族舞、共唱一首团结歌、共看一场红色电影”,共庆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增进情感认同。依托昌吉博物馆、昌吉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等阵地,开展“探寻历史根脉·共话民族团结”研学活动,让干部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魅力。聚焦乡村振兴持续开展“统计为民·精准帮扶”行动,指导驻村联系点制定乡村振兴计划,实施党员和村民积分制奖励办法,修建“惠民柏油路”12.3公里,邀请农业专家开展“科技助农”培训,发放“暖心煤”300吨、“致富鸡”近万羽,修建阅览室并捐赠图书5000余册,办实事好事40余件。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干部培育和管理全过程,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建立并落实“师带徒”制度,促进各族年轻干部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快速提升。
昌吉州统计局始终坚守统计初心,以数据质量为生命线,以服务决策为落脚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统计保障。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印证资料智能审核系统,采用多模态人工智能模型实现了发票种类、发票号码、开票日期、发票金额等多项数据的自动识别分类,识别准确率100%,较传统人工录入效率提高20倍,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真实性。建立“周监测、月研判”机制,开展重点行业专项统计调查,摸清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模式的发展现状。起草完成《昌吉州文化产业研究》高质量经济分析报告,进一步完善统计监督与纪检、巡察、审计等其他监督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各监督主体从“被动配合”转向“主动协同”。建立部门之间的定期会商、信息共享、成果互认机制,提升整体监督效能。强化统计法治宣传,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经常性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带头尊法、崇法、学法、守法,构建起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坚强堡垒,以真实数据彰显统计担当。
昌吉州统计局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坚实的统计数据、更加优质的服务效能,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统计力量。
 
            
 
                 
            
 
                 微信
 微信 微博
 微博